close

維生素D.jpg

每天 800 D ,你 D 夠了嗎?

過去不論是研究結果還是書本知識都告訴我們,維生素D可以保護神經細胞、促進神經傳導,維持腦部功能健康,

但最近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3容易增加大腦神經細胞凋亡,

未罹患失智症的年長者若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

若失智症患者每年服用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死亡風險是未服用者的2.17倍。

消息一出讓不少民眾憂心忡忡! 先別緊張,看完這篇再來擔心也不遲。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208/202208292090453.html

足夠維生素D防失智.png

運動保護失智.png

活化型與非活化型的維生素D,到底差在哪?

過去有許多有關研究針對非活性維生素D與失智症的研究

其中也指出血中維生素D不足 (< 25 nmol/L)的失智症風險是維生素D足夠(> 50 nmol/L) 的2.25倍。

維生素D缺乏(25-50 nmol/L)的失智症風險是維生素D足夠(> 50 nmol/L)的1.53倍,

--說明維生素D嚴重不足反而容易增加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風險。

 

活化型維生素D多半使用在慢性腎臟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是骨質疏患者等,

使由於這些患者身體活化維生素D的功能低下或是不足,所以給予活化型維生素D的補充。

我們一般食物或是保健食品當中的維生素D都屬於非活性的維生素D。

 

最近幾年健檢營養諮詢經驗發現,每10個健檢民眾的就有9個是維生素D不足,甚至是缺乏的。

--說明台灣民眾普遍維生素D仍偏低或是不足

另外,也有許多綜合研究分析結果說明增加每日身體活動比沒運動的人降低35-40%的失智症風險。

 

因此,如果可以適度增加運動量以及維持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避免維生素D偏低或缺乏)能幫助預防失智症風險。

 

維生素D食物.jpg

 

怎麼做可以增加身體的維生素D?

1. 食物獲取

維生素D2:植物性來源,香菇類、木耳類等,尤其經過日曬後更佳;能在體內儲存量、利用率都較低

維生素D3:動物性來源,鮭魚、雞蛋等等;能在體內儲存量、利用率都較高

吃下去的食物不管是維生素D2還是D3都需要經過肝臟及腎臟酵素活化以後才具有活性,因此不像補充劑的活性維生素D,那麼容易直接地、一次大量攝取進到身體裡面

2. 充分曬太陽

太陽照射人體皮膚上的7-去氫膽固醇可以產生維生素D3,一樣在經過肝臟及腎臟酵素活化以後才具有活性

3.  維生素D補充劑

國人膳食營養建議攝取(DRIs)第8版建議維生素D的每日建議劑量為800 IU/天,

每日上限為2000 IU/天,而目前市售補充劑常見的為400 IU,因此每日適量補充是不至於超過上限。

 

結論:關於維生素D的補充我們不緊張、不緊張!!!

1.維生素D是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之一,建議從均衡飲食加上日曬補充維生素D,並且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遠離失智症。

2.使用補充劑的民眾應注意購買維生素D的包裝規格,適量補充,而非越多越好。

3.使用活化型維生素D治療的病患族群本身也是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

4.若仍擔心補過頭,建議可以抽血檢驗維生素D,看看是否偏低或是缺乏,若是不足或缺乏的民眾,更可以透過均衡飲食、日曬、維生素D補充劑來補足每日營養所需,因此不必過度恐慌。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208/202208292090453.html

AlejandroSantos-Lozano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Alzheimer Disease: A Protective Association. Mayo Clin Proc. 2016;91(8):999-1020.

Littlejohns et al. Vitamin D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2014, 83 (2): 920-92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Pro營養輕知識 的頭像
    Dr.Pro營養輕知識

    Dr.Pro 營養輕知識

    Dr.Pro營養輕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